,那就往死里堆料,用量变来引起质变。这就是李听寒的思路,简单粗暴,但是极其有效。
至少,在来访的装备部门官员那里,李听寒给出的技术参数已经让他看的两眼发直了。
“咳咳,这份技术参数确实相当相当诱人,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实际观察一下。”在擦了一下差点流出来的口水之后,这次来访的主要带头人欧文·约翰逊开口说。
“这是当然,试飞任务将在二十分钟后开始,请各位移步飞行塔台,我们在那里设置了全景式观察平台,我们将在那里观看这次试飞。”李听寒点了点头,伸了伸手,示意众人和她前往塔台。
登上塔台后,李听寒对塔台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随着工作人员按下一个按键,一道隔板落下,随后塔台的天花板,地板以及四周的隔板同时一亮。
这就是李听寒提到的全景式观察平台,是基于战斗机的全景式座舱改造来的。在试飞空域内,有着大量具备自规避能力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搭载了高精度光学观测设备,通过数据链和塔台直连后,将信息投送到后面的观察平台。
并且,这个观察平台的收音效果也是极强的,就算离跑道有几百米远,也能听到清晰但并不刺耳的发动机咆哮声。
为了这次试飞,李听寒可是准备的相当充分。她知道这次来的人里有很多飞行员出身的军官,而这些人对机动性的要求,甚至超越了常规的战术需求。为此,李听寒大幅提升了这次试飞展示中,机动性展示的环节,还特意设置了这个全景式观察平台。
李听寒做这么多准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前批次生产的权限。
在联邦,一架战斗机想要服役,在结束研发阶段,首飞成功之后,要进行最少八次的正式试飞验证展示,也就是像今天这样的,有官方专业评估人员的试飞。
之后,联邦国防军装备部会根据评估情况,来决定这型战斗机是否有资格进入现役。但是如果在五次以前的试飞工作中,试飞的战斗机展示出了足够惊艳的性能。那么国防军会先进行一次小批量的采购,以提前批次的名义进行生产,并运去进行实战验证。
虽然提前批次的数量一般只有两个中队十六架战斗机,并且在联邦国防军的装备序列里,提前批次并不认为是现役战斗机。但是,ace在选择自己的定制机时,选择列表并非是现役战斗机,而是在联邦采购列表内的战斗机。
只要进入提前批次,那么xta-19就在采购列表里了。
李听寒和廖勇相识就是源自于咎瓦尤斯,当时每次驾驶咎瓦尤斯起飞之前,廖勇的表情都很兴奋。李听寒对此印象很深,只是在选择定制机的时候,咎瓦尤斯虽然已经经过了一些实战,但是那是走了紧急条例,并没有列入采购列表。因此,李听寒只能基于xta-11这个平台,设计制造出了独行隼和女王隼这两架二代机的【末代机皇】。
廖勇是自己以结婚为目的交往的男友,娜塔莉亚是自己共侍一夫的好姐妹。尽管独行隼和女王隼的性能已经够强,甚至已经摸到了二代机的天花板。但是在李听寒眼里,自己有三代机项目,那么这两机就不是自己能提供给他们的最好设备。
这是很不符合李听寒性格的,所以,再次离开北方星域之后,李听寒就开足了马力,全力推进着圣剑项目,为的就是能在下一次大规模战役开始之前,给廖勇和娜塔莉亚送上全新的,基于xta-19平台设计制造的定制机。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在观察平台上的众人都是精神一振。
“哦!这滑跑距离,比闪电隼和流星都要短不少嘛!”一名空军上校眼睛一亮。
这位上校是在空战中受伤,无法继续飞行后调任装备部门的,作为实战飞行员出身,他非常看重战斗机的起降性能。
“这是前掠翼的特性,阁下。”李听寒微微一笑,“前掠翼布局在低速下的升力显着要比后掠翼布局高,滑跑距离更短是很正常的。”
“这爬升率也很不错,除了前掠翼布局之外,你们的发动机技术,也确实比其他公司更先进一些,这很不错啊。”另一名官员也点了点头。
“前掠翼布局允许战斗机拥有更大的可用迎角,以这架战斗机为例,他的可用迎角就达到了42度,比起超级闪电隼的28度左右提高了很多,再加上trr-177e\/a的强悍推力,这才有了这么好的爬升率。”李听寒保持着微笑,给各位空军的官员进行着讲解。
“比起这些,我还是更看重机动性一点,这次试飞任务的设置高度是多少?”
“我们是按照实战的常规高度设置的,也就是米。”李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