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九品地师杨不易 > 第794章 十二金锣

第794章 十二金锣

第794章 十二金锣

这个应该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了,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逻辑没有问题,就像这些石像,镇上的人对他们抱有敬讳之心,不会像我们一样靠近,这是大不敬的。

既然已经来了,不如看个究竟,我和师姐打消了所有顾忌,直接在这里翻看起来,这些官袍据师姐说真是明朝的制式,因为在崖洞内,可以避雨,加上镇上的人打理及时,还保存着良好的面貌,看到这里不得不赞叹打造这小镇之人的思虑周全。

直到后半夜,我们才回到住处,匆匆忙忙收拾下睡了,第二天一早,我睡醒后一翻身,身边空荡荡,抬头就看到刘济贫坐在书桌前,桌上的台灯亮着,看来我睡着后他根本没有睡觉,一直在翻看这些资料。

听到动静,刘济贫回头,双眼血红,表情却是兴奋的:“杨不易,你看看我找到什么?”

我赶紧过去,看桌上摆放着好几本册子,刘济贫说这些是他的师祖不过五留下来的,原来他早就整理好了一切,只是分散藏在这些册子里,想想也是为了瞒住老沙这些人。

“这些是什么?”我看了看没弄清楚上面记的是什么。刘济贫翻个白眼,说这些全是藏头的诗或句子,把每一段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对了,再把末尾的最后一个字也加进来读。

一头一尾?我有些明白了,发明这种法子的人真是聪明极了,刘济贫正准备把这些字串联起来,这下好了,我和他一个负责头,一个负责尾。

把单个的字拆开写在纸上,再一个个连起来,等读完了,我和刘济贫喜上眉梢,这次终于有了眉目,正好和他猜测的对上了——金锣!

不过五先生留下来的其实是一个民间小故事,要是普通的小故事也不至于用藏头藏尾吧?看来这位老先生早留了一手啊,再来看这个故事,很有点意思。

传说项羽于江东起兵前夜,在江需某村埋下了十二面金锣。既为了方便自己以后寻找,又为了避免被人盗宝,项羽就在村东的山上刻了神秘的字符。

传言说只要人们能破译这神秘的字符,就能找到项羽埋藏的这十二面金锣宝藏。 有人宣称自己掌握了宝藏的破译方法,可以高价为人破译;也有人对神秘字符作了不同的解读方式。然而金锣到底埋藏在哪里,价值几何,直到今天仍是一个谜团。

金锣,金子!我和刘济贫对视一眼,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指向了“金”!刘济贫自从发现石像中藏有金子的秘密后,一直研究其中的缘由。

他翻阅了不少资料,发现西汉后关于金子使用的记载越来越少,就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但也数过镇上所有的石像,单就这些量来说,并不至于导致金量的变少。

所以他早就推翻了之前的猜测,金子越来越少和石像没有关系,他更疑惑的是这些石像在镇上有这么多的历史,没道理没人知道里面有金子,怪就怪在没人去动过石像。

一般来说,人多了事也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整个镇子好像在齐力保守同一个秘密,守住这些石像,这要怎么解释?

刘济贫说自已想过许多种可能,也相信先师祖们不可能不留下线索,所以才在册子里找了一遍又一遍,之前已经有些眉目了,听他这么说,我的脑子好像慢慢打开了。

刘济贫拍着桌子说道:“杨不易,我好像弄明白了,那些石像里藏着的是什么,他们在藏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西汉风格的墓室。”

有些事情呼之欲出,我叫来师姐一起琢磨,现在的事情其实已经呼之欲出,我们都很清楚,这流失的十二面金锣就在七狸镇上,被拆开后藏进了石像里!

这就有点意思了,既然图财,为什么要将它打散后藏起来?这又用了什么技术手段?要把金子融开化成无数个小块再融进石像里,这可不一般。

我们正琢磨得入神,听到有人在叩门,这可把我们吓坏了,赶紧把东西收起来,师姐先出去开门,我给她打个手势,让她拖拖进来的人。

来的人是老沙父子俩,师姐的声音马上响了起来:“沙大哥,你的伤恢复得怎么样了,这么冷的天,能不出来就不要出来了,天冷,伤口恢复得慢。”

“桑青,杨不易和刘济贫呢?”老沙说道:“我有事找他们,你们昨天晚上睡得好吗?”

这话说得,我怎么觉得话里有话呢?

我和刘济贫对视一眼,赶紧迎出去,刚才那张写满字的纸折起来藏在刘济贫的裤子口袋里 ,出门时他还顺手拉上门,我们来到厅堂一看,沙家父子俩已经坐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