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刘海中。
只见他端着两个饭盒,一个里面是满满的白面馒头和一份土豆炖肉——这可是今天食堂难得的好菜,另一个饭盒稍微简单些,是他自己的。他一路小跑,挤开人群,把那份好的饭盒殷勤地递到刚走进食堂的陈锋面前。“陈班长,您尝尝,今天的肉炖得不错!我还特意让师傅多给您舀了两勺!”刘海中满脸堆笑,腰微微弯着,活脱脱一副“狗腿子”的模样。周围的工友们看到这一幕,眼神各异,有鄙夷的,有羡慕的,也有若有所思的。陈锋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但很快就舒展开。他知道刘海中这人的德性,无利不起早,现在看他得势了,就上赶着巴结。 “谢了,刘师傅。”陈锋语气平淡,接过了饭盒,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也没有刻意冷落。刘海中却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励,连忙又帮陈锋擦了擦桌子,搬好凳子:“陈班长您坐!您坐!我去给您倒杯水!”说完,又一阵风似的跑开了。陈锋坐下,默默地开始吃饭。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敬畏,也有不加掩饰的羡慕和嫉妒。他心中平静。这些,都是他应得的。万倍熟练度系统带来的,不仅仅是技能的飞速提升,更是他改变命运,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的资本。吃过午饭,陈锋没有耽搁,直接朝着厂务办公室走去。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算盘噼里啪啦的声响。他敲了敲门。“请进。”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文员抬起头,看到是陈锋,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是陈锋同志吧?恭喜恭喜啊!你的事迹我们都听说了,真是年轻有为!”文员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和一叠票证。“这是你的现金奖励,五十块,你点点。”“这是粮票五十斤,肉票五斤,还有这张,自行车票,你可收好了,这可是稀罕物!”陈锋接过,道了声谢,并没有当场清点,只是将东西妥帖地放进口袋里。他的沉稳和淡定,让那文员眼中更多了几分欣赏。“对了,陈锋同志,”文员推了推眼镜,补充道,“刚才杨厂长特意交代了,让你领完奖励,直接去他办公室一趟,他要见你。”“杨厂长?”陈锋心中微动。轧钢厂的一把手,杨卫国。“好的,我知道了,谢谢。”厂长办公室。办公室的门是厚重的木门,门上挂着“厂长室”的牌子。陈锋整理了一下衣领,轻轻敲响了房门。“进来。”里面传来一个沉稳厚重的声音。陈锋推门而入。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摆在正中,桌上堆放着文件,一个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桌后,抬头看向他。正是红星轧钢厂厂长,杨卫国。“报告厂长,陈锋前来报到。”陈锋站定,不卑不亢地说道。杨卫国目光锐利,上下打量了陈锋几眼,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这年轻人,面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局促和紧张,眼神清澈,站姿挺拔,有股子超越年龄的沉稳。“小陈同志,坐。”杨卫国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谢谢厂长。”陈锋依言坐下,腰背挺直。杨卫国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正是关于陈锋技术考核成绩和奖励的报告。“你的事,我听说了。很不错!”杨卫国放下文件,语气带着赞许,“钳工七级,电工焊工四级,这在咱们厂,甚至在整个京城的工业系统里,都是拔尖的!你是怎么做到的?”陈锋知道这是例行询问,也是一种试探。他早已准备好说辞。“报告厂长,主要是运气好,加上平时喜欢琢磨。父母去世后,家里困难,就想着多学点本事,能让妹妹过上好日子。”他语气诚恳,半真半假地说道,将一切归功于勤奋和一点点天赋。杨卫国点点头,没有深究。这个年代,提倡的就是自力更生,刻苦钻研。陈锋的回答,很符合主流价值观。“听说,你还在第二车间第一生产线,搞了个‘绩效考核’的试点?”杨卫国话锋一转,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变得更加专注。“是的,厂长。”陈锋心中了然,这恐怕才是今天叫他来的主要目的之一。他简要地将绩效考核的理念、目的以及目前工人们的初步反应,再次汇报了一遍,重点强调了这是为了响应厂里提高生产效率的号召,激发工人积极性。“嗯……”杨卫国沉吟着,目光深邃,“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新意。试点情况,你要及时向杨新合主任汇报,也要直接向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