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 第123章 今日回老家,先少一点

第123章 今日回老家,先少一点

那除了基础的待遇之外,军衔所代表的其余东西,也就是军衔的权威性以及荣誉象征这些,都会开始迅速贬值。

货币的通胀能靠加息来抑制,那军衔呢?要怎么给军衔“加息”?限制上升途径吗?那军队的积极性怎么办?增加虚职容纳超高级军官吗?那冗官冗员问题,出现“上将不如狗,元帅满地走”的情况之后,又怎么办?

现在联邦国防军面临的就是这个情况,如果解决不好,整个军队都会出现系统性的崩塌。而军队作为立国之本,一旦崩塌,联邦这个国家也就完蛋了。

在上次大战之后,有不少人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以廖建华和诺埃尔等人为首的年轻军官们,不论是出于爱国思想,还是个人未来的晋升,他们都迫切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些人中,又以诺埃尔和廖建华的思路最为明确。

其中,诺埃尔聚焦在军队本身,也就是进行军改,重新评估职务的责任与军衔,使职务和军衔相匹配,重建平衡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现在通胀的太厉害了,加息解决不了。只好新发行一种货币,根据现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重新划定面额。

这种方式只能治标,很难治本,但是考虑到联邦之前这套系统愣生生续了几百年,诺埃尔觉得自己这么搞一下,续上一个世纪总是没问题的。

他想不出治本的方案,只能把问题交给后人了。

而廖建华和诺埃尔是不一样的,他的政治天赋要高得多,眼光也长远得多。他认为,现在国防军的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症结在于联邦多年以来扩张速度过快,战争赢的太多,带来的扩张红利和战争红利直接掩盖了制度问题。一旦扩张难以为继,战争开始失败,联邦政府恐怕很快就会崩溃。

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随着上次星际间大战结束,整个银河系的势力划分被正式确认。别看现在还有不少公海星域等待开发,这是各国保留的最后军事隔离带,是不能扩张的。

对持续依靠扩张压制各种的联邦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在这个节点上,廖建华认为,联邦应该借着身为大战实际获胜国之一,在战后瓜分胜利果实,获得战争红利之后,尽快进行制度改革,重新设计政治结构和分配系统,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国防军的问题。

这可比诺埃尔的想法激进多了,只不过,廖建华是什么人?

联邦英雄,一百五十七个特等功,六百二十二个一等功,三十五个特级战斗英雄,五十二个一级战斗英雄,联邦历史击坠王。年仅三十一岁就成为空军少将,并且以三十一岁的年龄就获得少将军衔,并且兼任首都警备总司令。

如果廖建华活着,以这份履历,最多最多七十岁,联邦国防军三长官中,就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到了那个位置,就算廖建华算是“孤身一人”,没有什么势力,他也有了实现他计划的能量。

而且,他又不是真的没有自己的派系。不说别的,诺埃尔在军校的时候就是廖建华的挚友,廖建华在上次大战里,也是实打实的救过诺埃尔的命。

诺埃尔可是德怀特的独子哦,要知道廖建华死不死,都不干预德怀特的升迁,而德怀特本就很欣赏廖建华。因此,德怀特这一系的势力在政治斗争里,基本上可以视为廖建华的势力。

再加上廖建华在基层飞行员和海军中的声望,他可不是真的“孤身一人”,其个人能量不论在军队还是在议会里,都能排到t1甚至t0水平。可以说,只要他活着,那么在他决定执行这场改革时,将要面对的阻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只不过,比较遗憾的就是,他死了。

回到诺埃尔这里,他的军改方案虽然只能治标,但是也是直指国防军的组织结构问题的。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不是威望极大的人去推进,难度约等于一步登天。

很遗憾,德怀特虽然也算得上是德高望重,但是舰队指挥官出身的他,在荣誉和曝光度上,还是差了一些,想要因为诺埃尔的一人之言,就搞一言堂,强行压服三长官,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想要推动这种规模的军改,诺埃尔就必须在试点上拿出来成绩,并且这份成绩必须足够惊人。

他需要足够的心腹,原因也就在这里。廖勇和娜塔莉亚他仔细调查过了,两个人都是完美的对象,在能力和天赋方面,两人在年轻一代中可谓是断档领先。假以时日,廖勇和娜塔莉亚别说一个师了,就算直接跳出空军,直接进入舰队指挥层也不是问题。

只不过,那是未来的事情,现在两人的资历终究太浅。不说别的,想要成为一支空军部队的长官,比如说一个空军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