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了。
而如果两支近卫舰队全部泡汤,那别说博尔顿了,包括海因里希在内,帝国军的三长官一起引咎辞职都不一定保得住自己的命。
“记住,不要因为援军到了就盲目开展舰队决战,如果他们不主动攻击就率领舰队先撤,一切以保住人类帝国这个实体为先。”海因里希还是很不放心,急忙开口交代。
“我明白。”博尔顿点了点头。
地面上,联邦军的指挥部也搬到了503基地。
“现在市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已经恢复了,但是不确定有没有混进居民里的内奸。”陆战队司令路易少将对诺埃尔说。
“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我们也没什么好遮掩的。”诺埃尔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夺回第二大陆,现在这种向轨道高度投送质量的效率还是太低了,而且一旦支援来的战舰有所受创,也需要质量加速器回到轨道高度进行维修。”
新维多利亚是个工业世界,为了加快从地面向轨道高度投送质量的效率,在星球上修筑有三座质量加速器,只是很不幸地,这三台加速器都在第二大陆上。而为了获得地面补给,第五舰队的空降部队的空降地点选在了星球的工业城的所在地,也就是第一大陆。
这是联邦常见的规划方案,哪怕是原本只有一块大陆的星球,在殖民之前,联邦也会利用星球改造技术,将星球上的大陆一分为二,然后将一片大陆作为工业中心建设,另一片则是修建为物流基地。
这么设计的原因也很简单,中间隔着海洋,除非对方空降一个集团军下来,否则不论对方往哪个大陆投送兵力,都能靠着另一片大陆上维持存在。
只不过嘛,那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联邦当年费尽心机的离散化部署,在蛇柏,也就是纳尔逊·华莱士这个叛徒的投诚之下,反倒成了阻挡联邦重夺新维多利亚的障碍。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对方也空降了六艘次级舰艇下来,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再具有空中支援优势,想要发动跨海作战恐怕没那么简单。”邓恩开口说:“就算我们的六艘战舰缠住对方的六艘战舰,根据之前的情报,这次叛匪起码又从艾辛格带了一个空军师过来,并且这次还有王牌中队存在,恐怕这次的制空战不会很轻松。”
“这也是个大问题,想要发起跨海作战就得保证制空权……对了邓恩,廖上尉对对方战斗机的研究进行到哪一步了?”诺埃尔换了个话题。
“目前情况倒是一切顺利,这几天他似乎有些发现,只是暂时还没有确定。”邓恩回答。
“什么发现?”诺埃尔有点好奇。
“他在自己飞了几天,又和之前投降的飞行员们交流一番后,好像发现憎恶式的飞行包线的边界……有点保守了。”邓恩叹了口气,开口说。
“啊?”
也怨不得诺埃尔惊讶,飞行包线这张图表对所有飞行器而言,可谓是最重要的图表。要知道这张图表,可是描述了飞机在安全范围内运行的各种性能参数边界的集合,是飞行安全和性能设计的核心概念。
一般而言,一架飞机的飞行包线的确定除了要使用风洞以及cfd,也就是计算流体力学技术进行双重模拟验证之外,还要经过相当频繁且复杂的极端环境测试。而廖勇这才飞了几天,居然就认为现阶段的憎恶式飞行包线有些保守?
这合理吗?这他妈的不合理啊!难道说瓦尔克的设计师以及试飞员,还不如廖勇这么一个飞行员懂飞行器设计?
“我也很难相信,但是这似乎是事实,这样,等会后我们去找他问问就好。”邓恩对诺埃尔说,“如果这是真的,那在日后的作战里,我们反倒可以依靠这个,反将他们一军。”
“也好,那么下一个议题……”
几位将军在开会,而廖勇这个区区上尉则是刚开着憎恶式从天上下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这玩意的g力限制给的太低,最大迎角限制也偏小,上修之后包线就好看多了……但是为什么会设置这么保守的g力和迎角?”
在落地之后,他也没急着回宿舍,而是找到了伊凡和娜塔莉亚。
“什么?不是等一下,这么说来,你昨天的那个猜想是真的?”
“飞行数据我提出来了,你们看嘛,之前我问飞这玩意的飞行员了,他给的过载限制区间只有﹣4到﹢14g,最大攻角也只有15度,按照既有包线看,这飞机别说xta-119s了,连xta-117都不如啊。”廖勇回答,“而这个,是我今天探测到的这架战斗机的理论极限。”
“看你飞出来的这些数据,这玩意的性能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