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带宽,跳过了一些步骤而已。】ai回答。
“那么下次记住不要跳过提前通知,否则人工智能监委会来了我也没办法。”
【我明白了。】
随着ai的控制算法注入战斗机的控制系统,并且完成了最终精校之后,廖勇登时觉得这下控制起来简单多了。
【这很容易,尽管只有经验公式,但是模拟一下气动环境内的控制效果还是比较简单的。】
“多谢,娜塔莉亚,你那边怎么样了?”廖勇对ai道谢之后,开麦询问娜塔莉亚。
“这操纵杆有病吧?上一个弯那么沉,这一个弯就这么飘?”娜塔莉亚的抱怨声传来。
“在太空里没有空气阻力和重力,这意味着战斗机理论上可以一直加速。”廖勇开始给娜塔莉亚解释,“每次进行转向的时候,需要先注意速度,配合速度选择合适的转向方案。”
“你到教育起我了,你那边怎么样了?”
“勉强还行,再适应适应应该能打。”廖勇操纵着战斗机飞了几个来回,做了几个机动动作后点了点头。
“那你准备怎么料理那大家伙?这种程度的机动,对那家伙的防空系统而言,和靶子没什么区别。”娜塔莉亚问。
她口中的大家伙自然是冥河之门,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梦魇一样横在他们头上。
“我要是有不早和你说了,现在的方案大概还真就只有队长的,这玩意毕竟只有两个防御阵列,到时候大家尽量分散那两个矩阵的注意力,我们从船坞钻进去。先扔毒剂炸弹保证骑不会强制停堆,然后用崩解炸弹把反物质反应炉炸了,然后找地方跑路。”廖勇叹了口气。
!这种方案并看不到什么制定者的灵光一现,而是充斥着两个字“无奈”。但这就是事实,主力舰队要在国门之外防止瓦尔克帝国入侵,现在收拾内部的脓疮,可不就只能交给机动舰队了吗?
“回去再想想吧,反正真要去攻击冥河之门还有好几天,现在还是先关注在宇宙战适应上比较好。”
“嗯。”娜塔莉亚点了点头。
首都星域,黑曜石联合体相当痛快,三吨的量子晶体材料已然送达,李听寒直接将这三吨的材料纳为己有,随后立刻开始了对两人定制机的制造。
虽然口口声声说两台战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区分度,但是;两人最主要的要求毕竟不同,因此,在尽可能满足飞行员要求的前提下,两架战斗机还是有了不小的区分度。
最直白的一点就是,廖勇的专用机显得更长,而娜塔莉亚的就要短一些。并且,廖勇的机体依旧是双座型,在后座安置了算力更强的计算机。而娜塔莉亚的专用机上,后座已经被拆掉了。整机为了强调更强大的机动性,特意做了最大程度的减重处理。
除此之外,两机的武装搭载也有区别,廖勇的专用机在机头部分,整合了战术激光发射器。这种激光器是战舰级点防御系统的技术下放,其发射的激光束威力至少是激光机炮的十倍以上,可以有效击穿轻型战舰的能量护盾。
更特别的是,这门发射器具备有高速模式,榴弹模式和照射模式三种不同的发射模式。
在高速模式下,通过牺牲威力,其发射速率可以达到每秒钟200发。而在榴弹模式下,经过15秒的蓄力后,其可以发射一发威力惊人的高能激光,在测试中,榴弹模式下单发可以击穿巡洋舰水平的战舰护甲。至于照射模式,那更近似于一把持续三十秒后就必须冷却两分钟的光剑。
廖勇机在模拟测试中,结合李听寒给出的数据,配合战术激光发射器,实现了相当惊人的作战效能。在一次测试里,仅仅依靠机炮战,这架专用机就实现了一比四十五的夸张交换比。
至于娜塔莉亚,她虽然没有对武装提出额外需求,但是李听寒依旧认真分析了她的作战风格。娜塔莉亚不喜欢使用机炮,但是对格斗战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由此作为延伸,李听寒在娜塔莉亚机的机头位置,安置了两组蜂巢式激光阵列。
这种激光阵列虽然不如廖勇的战术激光发射器的威力强大,但是也比激光机炮强得多。其不具备多模态发射能力,而是仅有聚焦照射和多目标照射两种。聚焦照射模式下,两组阵列可以同时对两个目标进行照射,只需百分之一秒便可击穿战斗机的能量护盾,并且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在多目标照射下,在正向范围内,其可以锁定多达72个目标进行跟踪照射,虽然击穿战斗机的能量护盾需要一些时间,但是烧穿导弹的导引头可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