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抉择”的艰难决定,包括“刀疤跪求加入山洞(愿为奴换命),林羽逼其喝下变质咸菜汤(腹泻三日),随后流放至变异藤区(生死由命)”的残酷处理,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知道,这是他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必要选择。
这次对刀疤的处理,让林羽对自己的生存规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相信,弱者可怜悯,但不可共栖。在末世中,资源有限,任何一个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存。刀疤虽然可怜,但他曾经的凶残和对自己的威胁,让他无法被林羽完全信任。收留他,就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将他流放至危险区域,既是对他背叛的惩罚,也是对他的一种考验——如果他能活下来,那便是他自己的造化,与林羽无关。这种看似冷酷的选择,却是林羽在末世中求生所必须坚守的底线。
他将这次“叛途抉择”所确立的规则,包括“规则:弱者可怜悯,但不可共栖”的生存哲学,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知道,只有坚守自己的原则,才能在这片混乱的废土上长久地生存下去。
这次刀疤的意外出现和林羽对他的残酷处理,标志着林羽在“外界冲击”阶段,对人为掠夺威胁的应对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心理博弈和规则确立。他不仅成功地瓦解了敌人的武装力量,更在人性的考验面前,坚守了“不依赖外界”的生存底线,拒绝了收留一个不可信任的威胁。对刀疤的流放,以及“弱者可怜悯,但不可共栖”的规则确立,更是为后续章节埋下了伏笔,预示着他将要面对的,将是人与人之间更为复杂而残酷的生存法则,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人性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