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的一群媳妇们还是很勤劳的,捡起来的时候还带着温热。
新捡回来的蛋配上昨晚剩的饭,做成一锅黄澄澄冒油的蛋炒饭,吃的三人心满意足。
等校门打开孩子们进校的时候,苏青才意识到这里的孩子数量少,究竟是什么意思。
先前的两所小学孩子数量不算多,一个年纪勉强也能凑够二十个人,这所学校却是全年级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十来人。
“为什么这里的孩子数量这么少?”苏青不解。
刘君遥给她解答:“但凡有点本事的,起新房都往外走,留在这里的都是家里实在穷的没钱,或者家里有残疾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孙老师愿意给这些孩子提供午饭的原因,若不是他们提供一顿午饭,这些孩子是真的吃不饱饭。
而这一顿饭也是很多孩子愿意来上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家中长辈的残疾,让他们不得不在幼小的年纪背负上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重担。
种地、打水、洗衣、做饭,这些他们都得做。
最离谱的甚至有一家,家里的爷爷目盲,奶奶瘫痪,爸爸小儿麻痹,妈妈脊柱侧弯只能折叠成九十度行走。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得照顾一家人,每天中午都得翻过山头回家做饭,不然家里大人就没饭吃。
“……”
苏青想说点什么,但又什么都说不出口。
这种家庭生孩子,究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自己有人照顾?
这个孩子的一生她似乎此时就能望到头,一辈子照顾这些长辈,以后估计也娶不到媳妇,被父母困在深山之中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