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可以醒来了
乾清宫内沉香袅袅,皇帝随意翻着奏折,指尖在“端世子苏醒”的折子上顿了顿。¤`*狐?恋}1)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2,节ea
之前许久未曾听闻谢云谏的消息,没想到突然就苏醒过来,当真是没有一点预备。
听闻珠帘响动,他头也不抬:“母后今日怎么有空来朕这儿?”
他说着,心底也忍不住暗自揣测。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老太婆又要搞什么名堂?
太后扶着翡翠龙头杖缓缓落座,东珠钗环轻晃:“哀家是为端王世子苏醒一事而来。”
她特意将“苏醒”二字咬得极重,眼角余光扫过皇帝微蹙的眉,心中冷笑。
果然,这消息还是让他不安了。
皇帝摩挲着奏折边缘,语气淡淡:“不过是宗室子弟病愈,母后何须挂怀?”
实则他早将折子藏进袖中,对谢云谏的突然苏醒心存疑虑,却不愿在太后面前表露分毫。
“皇上这话可就不妥了。”
太后转动着佛珠,每颗翡翠珠子都在烛光下泛着冷光:“昏迷那么多年,如今突然醒来,其中必有蹊跷。”
她故意压低声音,“听闻都是那姜黎在王府中主事,难保不是她为了站稳脚跟,联合端王府演的一出戏。?c¨h`a_n~g′k′s¢.+c~o/m_”
皇帝闻言终于抬眼,目光扫过太后脸上刻意营造的忧虑神情。
这老狐狸又在借题发挥,不过是想打压端王府罢了。
“依母后之见?”皇帝明知故问。
太后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弧度:“不如派人前去探视。”
“若是母后不放心,大可派人过去试探几分。”
皇帝漫不经心地说着:“不如就派泠月过去吧。”
听到这个答案,太后并不满意,直接摇头。
“只是泠月那丫头与姜黎交好,恐怕会失了公平。”
她声音冷如冰窖:“哀家这倒是有一个不错的人选。姜家庶女姜瑛素来与端王府不合,为人娴熟稳妥,由她去最合适不过。”
太后心中算盘打得噼啪响。
姜瑛背后是姜家,而姜家早已被她暗中拉拢,若姜瑛能查出些“端倪”,既能打压端王府,又能让姜家对自己更加死心塌地。
皇帝摩挲着龙纹玉扳指,心中权衡利弊。
他本就对端王府势力有所忌惮,却也不愿被太后牵着鼻子走。
沉默良久,才道:“既如此,便让姜瑛去。但需她如实禀报。”
太后笑道,“那就劳烦皇上早做打算。.k·a¨n¢s·h¨u_j*u+n/.*n+e?t\”
随后给了个眼神给身后的宫女,后者了然,把参汤放在桌上:“今日皇上操劳国事,哀家派人给御膳房准备上好的参汤补身体。皇帝保重。”
他看着太后满意离去的背影,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低声咒骂:“老东西!”
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或许是试探端王府的好机会。
端王府寝殿内,安神香的青烟在雕花窗棂间蜿蜒。
姜黎捏着青瓷香炉轻轻摇晃,鼻尖萦绕的甜腻气息让她眉头紧锁 。
这味道比平日里多了几分腥气,像雨后湿地里腐烂的草木一样。
难道说!
“在想什么?” 谢云谏披着墨色披风走近,见她对着香炉发呆,顺手接过替她暖手。
他指尖的温度透过瓷壁传来,却驱不散姜黎心头的寒意。
她将香炉凑到他鼻尖:“你闻闻,这香是不是与往日不同?”
谢云谏蹙眉轻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确实多了些…… 腥甜气。”
他想起医书上记载的西域“醉心草”,毒性温和却能积少成多,让人气血逆行。
姜黎已从袖中掏出泛黄的香方,朱砂笔在 "龙脑香" 三字下重重勾画:“原方用的是龙脑,如今却换成了醉心草粉末。”
【卧槽,这谢云谏还真是处处危机啊,明明他都已经昏迷了,竟然还有人想杀他。】
【也算人之常情,毕竟他之前的威慑力实在太大了。】
【我记得他好像就是因为这件事,身体内有了暗伤,所以到最后与燕无烬那一战才出了问题,现在这是解决了?】
还有这事?
看着弹幕透漏的消息,姜黎瞳孔一缩。
她将香炉重重放在桌上,瓷底与木桌碰撞出清脆声响:“定是府中有内鬼,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