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生,那这份牺牲便是有价值的,哪怕没有人会记得他曾经的付出,只要宇宙能够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一切便都值得了。 其他成员们也同样心事重重,他们看着林渊,眼中满是敬佩与担忧交织的复杂情感。敬佩的是他那为了宇宙甘愿牺牲的无私勇气,担忧的则是他真的会因这次冒险而遭遇不测。有人忍不住开口说道:“林渊,这太危险了,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吧,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我们可怎么办啊。”话语中满是担忧与劝阻之意,声音在这寂静的空间里微微颤抖,带着一丝哽咽,仿佛已经预见到了那可能发生的悲剧场景。说话的人眼眶微微泛红,眼中满是不舍和焦虑,双手也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变得发白,显示出他此刻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林渊微微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却又带着一丝无奈地回应道:“我们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宇宙现在的状况每况愈下,这个装置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我知道风险很大,但我愿意去试一试,或许我的身体与它之间存在的那种特殊联系,能让我在接入时有一线生机呢。”他的话让现场陷入了一片沉默,那沉默如同这遗迹中的黑暗一般沉重,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事实,可却又实在不忍心看着他去冒这个险,一时间,整个空间里弥漫着一种无奈而又悲壮的氛围。 就在众人陷入两难的沉默之时,团队中的技术专家星蘅走上前来,她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锐利,仿佛在这复杂而危险的局面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战场。她俯下身,凑近“时间织机”装置,仔细地观察着它的每一个细节,从那些逆熵晶体部件的连接处,到能量流转的线路走向,再到操作界面上那闪烁着神秘光芒的神经直连接口,无一遗漏。 她时而眯起眼睛,试图看清那些隐藏在光晕之下的细微结构,那专注的神情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眼前的这台装置,其他的一切都被她自动屏蔽在外了;时而伸出手,轻轻触摸着装置的表面,感受着那能量的波动,她的手指纤细而修长,在那神秘的光晕映衬下,仿佛与装置融为了一体,仿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与这古老的装置建立起一种沟通,去解读它所蕴含的技术奥秘。她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一些专业术语和自己的分析推测,那些晦涩难懂的词汇在这寂静的空间里回荡,虽然旁人可能听得一头雾水,但对于她来说,这却是她在努力寻找解决办法的思维轨迹。 过了一会儿,她像是突然捕捉到了什么关键线索,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那光芒犹如黑暗中陡然亮起的一颗星辰,瞬间打破了现场压抑沉闷的氛围,让周围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她的身上。星蘅直起身子,原本因长时间俯身观察而略显疲惫的身姿此刻却透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她微微扬起下巴,手指指向“时间织机”装置操作界面上一处极为隐秘的角落,对大家说道: “我发现这个神经直连系统似乎有一些可调节的参数,你们看这里,这些晶体接口。”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又难掩激动,仿佛在这神秘莫测的古老装置上发现了打开希望之门的钥匙。 众人赶忙围拢过来,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那操作界面的边缘位置,几个逆熵晶体接口呈一种独特的环状排列着,它们散发着淡淡的微光,与周围其他部件的光芒略有不同,那光晕之中仿佛蕴含着一种别样的韵律,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与众不同。 星蘅伸出手,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些晶体接口,却又不敢贸然触碰,只是隔空轻轻比划着,继续解释道:“你们瞧,这几个晶体接口的形状和排列方式都不简单,它们并非是随意设置在此处的。从它们散发的能量波动频率来分析,我推测这应该是用于调节神经直连时能量输入强度以及适配不同生物脑电波频段的关键所在。” 说着,她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能量探测仪,将其靠近那几个晶体接口,探测仪上的显示屏顿时闪烁起一连串复杂的数据和波动图形,那些数据如同跳跃的精灵,快速地变化着,星蘅的目光紧紧盯着显示屏,眉头时而微微皱起,时而又舒展开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果然,这能量波动的变化规律和我预想的有几分相似,看这里,这个峰值对应的应该就是能量过载保护的临界值,而这个低谷区间,很可能就是适配碳基生命相对安全的接入频段范围。” 其他成员们虽然大多对这些专业的数据和分析听得似懂非懂,但从星蘅那专注且透着自信的神情中,也能感觉到一丝希望的曙光正在慢慢浮现。有人忍不住问道:“星蘅,那按照你的意思,是不是只要我们把这些参数调节到合适的数值,就能让接入变得安全一些呀?” 星蘅微微点了点头,又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还需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