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项目的发展,这种做法.彭鸿禧没见过,至少这么大体量下的奉献他没见过。
对于其他人来说,不将国家的东西想办法装进自己腰包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拿自己的资产补贴国家了。一旁,高弘明倒是没想这些,或者说他想了,但是他知道国家肯定不会让这位吃亏的。“那个,徐院士,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不是对可控核聚变的帮助很大吗用这个交易,会不会同样促使其他国家的发展进度大幅度提升”相对比彭鸿禧,他更多考虑的是国内的可控核聚变事业能不能领先其他国家。徐川笑了笑,道:“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性能虽然足够优秀,但并不是没有替代品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和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不同,后者追求极致的磁场控制,前者只要能约束腔室中的高温等离子体湍流就足够了。”“而且它本就是要对外出售的,所以并不怎么影响。放心吧,这个关系并不是很大。”闻言,高弘明思忖了一下后点了点头,开口道:“这样的话,购买一台设备回来的确可行。”徐川笑着说道:“其实并不一定要国外的,国内的其实也可以。我之前看一些在建设的托卡马克装置性能参数也能满足,只是说从国内购买的希望估计还没从国外购买大。”老实说,国内的托卡马克装置,其实数量不少的,不过有一半是试验研究型,无法点火运行只能做一些实验;另一半,则是在建当中了。这些在建的,虽然大部分都符合要求,但他总不可能将其他人的项目设备拆掉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吧。至于退役的老设备,目前国内暂时还没有符合要求的。毕竟国内的可控核聚变发展还是比较短的。更何况国内负责托卡马克领域的还是庐阳的谌明继,他不点头同意,大概是买不到的。 他总不可能为了这点事,直接闹到上面去吧真要闹上去了,其实上面大概也不会答应,顶天了帮忙从中间牵个线,看看能不能和其他的研究机构合作一下。但是这样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国内的可控核聚变领域的话语权,几乎都掌握在谌明继手中,他不同意,或者说在合作中做点破坏,那后续的实验就没法展开了。所以与其在国内纠缠,徐川觉得还不如直接从国外购买。彭鸿禧思索了一下,微皱着眉头问道:“买一台的确可以,但是真的有必要这么急吗或许可以慢慢来,咱们自己制造一台”徐川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不急的。”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我说句你们不信的话,别看咱们现在的研究才刚起步,但在我看来,其实我们的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了。”闻言,彭鸿禧和高弘明都愣了一下,有些惊诧的看了过来。徐川淡淡的笑了笑,道:“高温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模型,才是可控核聚变最关键技术。”“而在这方面,我可以保证,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一家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实验室能和我们相提并论。”“只要拥有了反应堆,我有把握可以在短时间内打破全世界运行记录!”“所以我不想将时间浪费在制造实验用的反应堆上,两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干很多很多的事情了。”“用金钱来节省时间,在我看来完全是值得的。”听完这番话,彭鸿禧长舒了口气,他知道劝肯定是劝不回来,便开口问道:“那你有购买的目标吗”徐川想了想,道:“法兰西的toresupra超导聚变装置、沙俄的t-15聚变堆、日耳曼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老asdex装置、米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阿尔卡特c-od紧凑型聚变堆。”“目前来说,我考虑的是从这四个中去商谈一个。其中阿尔卡特c-od紧凑型聚变堆和asdex聚变堆是我比较看好的两个。”“它们各有各自的独特优点,前者是世界唯一的紧凑型强磁场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后者则是因为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深厚的底蕴,设备相对更加完善改造起来更加简单。”“而且这两者目前都处于完整退役状态,洽谈起来也会容易一些。”“当然,如果你们有其他的考虑和选择,也可以说,商议一下。”彭鸿禧思忖了一下,问道:“买一台回来倒不是什么问题,点钱什么的都是小事。只是咱们现在自己也在建聚变堆,虽说时间还要两三年才能彻底完工,但对于可控核聚变这种项目来说,两三年并不长,到时候两台聚变堆设备会不会有点多余”徐川笑了笑,道:“没关系,如果说要执行购买聚变堆装置的话,那么栖霞山那边的工程我后面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