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院士名单公布
听到同行评审顺利通过的消息,徐川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ns方程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两世为人的梦想。整理了一下服装,他向面前的四人微微鞠躬,以表示对他们这段时间辛苦工作的感谢。“谢谢!这是我听过的最美好的消息!”老实说,徐川也被ns方程证明论文的同行评审速度惊到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通过同行评审,这一速度,放到一个千禧年难题级别上的猜想上,速度可谓是闪电一般了。正常情况下,即便是证明者顺利的通过了报告会,征服了大部分人,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通过同行评审至少也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为了确保论文的正确性,特别是这种对整个数学界都影响极大的证明论文,需要重复一遍又一遍的进行审核,以验证论文的每一次细节都没有问题。而这一次,一方面是ns方程的证明仅剩下最后一步,前面的相关论文都已经经过审核。另一方面则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数学工具‘微元构造法’实在太完美了,完美到同行评审团几乎找不到它的瑕疵。所以在经过同行评审团与国际数学联盟的委员商议后,决定一致通过ns方程的证明论文。一旁,《数学新进展》的主编罗伯特笑着走上来,给了他一个拥抱,用力的拍了拍他的后背。“祝贺你,徐,你的论文将刊登在下一期《数学新进展》上,我们尽最大的能力去向数学界和物理界推广这一份伟大的成功,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徐川笑着道:“谢谢。”ns方程的证明论文通过了最终的同行评审,时间也来到了十二月中下旬。休息了两天后,19年的院士增选会议也即将开始。徐川也没再耽搁时间,收拾了一下行李搭乘高铁前往了京城。落脚的地方依旧是熟悉的北海酒店,就连房间都是原先固定的那一个。按照酒店经理的说法,就是这个房间已经成为他的专属客房,他离开后不管多久,都不会安排其他人入住。在酒店中入住下来休息了一晚后,2019年的两院院士增选会议正式开启。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徐川就已经起床洗漱完毕。简单的在酒店中吃过一个早餐后,搭乘着科学技术蔀那边安排的专车,一路来到了华国大会堂。当他通过门口的检查跟随礼宾人员抵达会场内的时候,整个会场已是人山人海的盛况。看着大礼堂中的人头耸动,徐川有些感叹,他以为自己来的算早的,毕竟正式的会议十点才开始,现在才八点半不到。结果现在看来,他搞不好可能是来的最晚的那一批。看到徐川进来,等候在会场中的礼仪人员立即走了过来:“徐教授,您的位置在第二排中间组第三个,需要我带您过去吗”徐川点了点头,笑道:“那就麻烦你了。”老实说,会场中虽然人山人海,但他认识的人并不是很多。当然,这也和他不怎么搞国内学术圈交际那一套有关系,自从回国后,除了和项目有关的事情,他几乎就没有出过金陵。再加上他出名回国才两年的时间,认识的人的确不多。至少,今天前来参加两院院士增选报告会的人,他认识的没几个。不过他不认识其他人,不代表这些参加会议的其他人不认识他。随着徐川跟着礼仪人员走进会场,很快就有人走上前来和他热情的打招呼。“徐教授。好久不见。”一名中年男子穿着西装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笑容热情的打着招呼。徐川停住脚步扭头看了一下,眼前的人让人感觉有些眼熟,快速思索了一下后反应了过来,笑着招呼道:“好久不见,刘院长。”眼前和他打招呼的,是滇南天文台观测阵列中心的总负责人的刘长安教授,师从南仁东院士。当初他利用xu-weyl-berry定理拓展应用对参数四进行观察实验的时候,曾和这位刘院长见过几面。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了。“一别几年,没想到徐教授还记得我。”刘长安笑着回道,也有些感慨。数年的时间,当初那位大一时期就已经颇受国家重视的年轻天才,如今已经成长为了国内学术界的no1,甚至放到整个世界,不说第一,也能排进前三。 如果是单从数学和物理的理论方面的成就来看,说他是no1恐怕也没有人会反对。两个千禧年世纪难题,一个诺贝尔奖,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学等众多领域,份量之重,足够将他推到当今数学界的第一人了。别说是当今学术界,哪怕是纵观整个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