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英,孩子们都背来了,收下吧!孩子们也不容易。”
周氏知道儿媳妇不喜张香兰,只得规劝她。
父母虽不是什么好人,可这几个丫头还是不错的,家里的活都是靠着她们干,性格并不像她们的爹娘。
“娘……”王翠英欲言又止,但看到几个骨瘦如柴、穿着破衣烂衫的丫头,又有些于心不忍,心还是软了下来:“收下就收下吧。”
周氏笑着看了儿子一眼,她这个儿媳妇也是个嘴硬心软。
“大丫,这些柴给你二十文可好?”周氏从怀里摸出一串钱便开始数着。
“啊!周阿婆,要不了这么多,你给我十文就可以。”
她们背来的三捆柴加起来也就一百来斤,平日里她们也经常拣柴卖,都是卖一文十斤,周阿婆一下子给二十文,实在太多了。
“给你,你们就拿着,这不还有一筐芦荟苗吗?”周氏数了二十文钱塞进大丫的手里,一副不容拒绝的神情。
“那就谢谢周阿婆,我们等下再给你送些来,不用再给钱了。”大丫将钱收下,决定等下再捡一些柴火过来。
周氏忙摆摆手说道:“不用再送了,你们快些回家吃晌午。”
“谢谢周阿婆!”
几个丫头道完谢就走出沐家大院。
“大姐,这些钱够给娘看病吗?”二丫走出沐家大门口就凑到大姐跟前小声的问她。
“还不够,我们这几天还要再拣些柴卖,我们再去拣三背送到周阿婆家,阿婆钱给太多了。”
昨日她就去问了刘大夫,这点钱根本不够给她娘治病,还需要多捡些柴火才行。
三丫也凑过来问道:“大姐,那还挖那芦荟吗?”
“看到了就挖,我们快点去拣柴。”大丫说着便催促起两个妹妹。
“可是,大姐我饿了。”三丫摸着肚子,委屈巴巴的说道。
“给,你们俩个分着吃。”大丫从怀里拿出一个红薯塞给三丫。
“大姐,你也吃?”三丫将红薯分成三份,给大姐二姐各一份。
大丫看着红薯咽了咽口水,最终还是摆摆手拒绝:“你们多吃些,大姐不饿。”
她也饿啊,怎么会不饿?早饭就喝了一碗清澈见底的稀饭和半个红薯,两口就吃完了。
“大姐,你不吃那我也不吃。”三丫固执的把红薯塞给大丫。
“那我们一起吃。”
三人一起边走边吃起红薯,红薯并不是很大,三丫饿得狠,也不怕噎着,狼吞虎咽的两口就吃掉了。
吃完红薯的三丫看着两个姐姐还在细嚼慢咽的吃着,吞了吞口水,别过头不看她们。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三姐妹又每人背了一捆柴来到沐家,走进院子后放下柴就要走,却被周氏喊住了:
“大丫,不是说不用再送来了吗?怎么不听呢?你们是不是没吃晌午?”
周氏见她们刚走没多久又送了这么多柴火来,想着肯定没吃饭就去拣柴的。
大丫这才停下脚步朝周氏说道:“周阿婆,我们吃了的。”
“来,这些拿回去给家里的妹妹们分一分。”周氏塞了两个油纸包给大丫,里面是糖块和糕点。
张香兰夫妻虽不靠谱,几个孩子都是明事理的好孩子,只是摊上这样的爹娘也是苦了她们,小小年纪不仅要干田地里的活,还要想法子挣钱补贴家用。
大丫忙拒绝:“周阿婆,这些我们不能拿,你能收我们的柴就很感谢了。”
三丫却凑过来说着:“周阿婆,我们不要吃的,下午能不能还收我们的柴?我们需要银钱……”
“三丫,别瞎说。”大丫瞪了妹妹一眼,阻止她不要再说。
“这是怎么了?是家里出事了吗?快告诉阿婆。”周氏听到三丫的话后,不禁疑惑起来,忙询问她们。
“阿婆,我爹喝醉酒后打我娘了,把我娘打得小产,我爹还把家里所有的银钱都拿走了,我娘没钱治病,我大姐不让我跟人家说这些,可我娘没钱治病真的会死的。”
三丫把家里的情况简单的说完,说完后三个姑娘都哭了起来。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你娘什么时候小产的?”
周氏听后又急又懵的,刚刚她还去村里转了一圈,怎么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这三个丫头瞒得也太严实了吧。
“已经好几天了,我娘不大好,已经下不来床,我爹也一直没回来。周阿婆,可以一直收我们的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