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怨言,但他确实将林天的话记在了心里。
“夜幕的新道路……”
他是个聪明人,不由得想到了不久前,林天去了紫兰轩的事情。
秦国的罗网,让夜幕协助调查一个人的行踪,最终确定在紫兰轩。
随后,罗网前往紫兰轩执行任务。
林天那天也去了紫兰轩。
自从林天去过紫兰轩后,罗网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林天的话,是否与此事有关呢?
那个被罗网刺杀的人,究竟是谁?为何会让他如此关注?
蓑衣客心中,不禁涌起了无数疑问。
随着李斯在朝堂上不断施压。
随着他设定的破案期限临近,韩国方面仍未能将杀害秦国前使臣的凶手捉拿归案,韩国太子一方,终于做出了让步。
不做出让步也不行。
他们已经得知,秦国十万大军已经逼近韩国边境。秦国这次是认真的。
如果是以前的韩国,即使秦国以大军相逼,至少也要表现出一定的强硬态度。
尽管掌管庞大军队的血衣侯白亦非突然消失,至今行踪成谜,又有大将军姬无夜在街头被刺杀,更早时,军政要员左司马刘意也遭刺杀身亡。
可以说,韩国朝廷接连失去了三位军事重臣,其中两位是韩国的名将。
在这些人物消失之后。
面对秦国十万大军的压迫,又有谁能挺身而出,与之抗衡?即便是韩非,面对这样的困境,也感到束手无策。
要平息秦国的愤怒,只有将天泽等百越叛党捉拿归案,但早先,在林天前往紫兰轩时,他已从林天口中得知一个不幸的消息,即天泽已带着几名随从离开了韩国。
这意味着,想要捉拿天泽,已经不可能了。
如果早知道天泽会给韩国带来如此大的麻烦,当日在死牢中,见到重伤的天泽和他的几名随从时,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捉拿。
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韩非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斯这位同门在朝廷上气势凌人。
听着太子不得不提出割让土地和献城的提议,看着朝廷的大臣们,竟无一人出声反对。韩非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回国前,他以为自己能够改变韩国,回国后,面对种种现实,他终于意识到,想要改变韩国,是多么艰难。
即使现在朝廷上已经没有了姬无夜这样的祸国殃民之人,但韩国积弱已久,四周又被其他国家所包围,更是直面秦国,根本就没有改革图强的时间。
恍惚间,韩非不禁又想起了嬴政的真诚话语。
就此屈服,与秦王嬴政一同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吗?
不,我还没有尝试过,即使韩国再弱,终究是我的祖国,我还是想要试一试。
韩非睁开了眼睛,目光坚定。
随着韩国太子割让土地和献城,以平息秦国的愤怒,秦国前任使臣遇害一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李斯,这位秦国新任使臣,完成了任务,脸上不禁露出了喜悦之情,出使韩国一趟,却为秦国赢得了一块土地,这样的功绩,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成就。
于是,平时很少饮酒的他,主动邀请韩非这位同门共饮。
遗憾的是,韩非饮酒时的情绪并不高涨,即使他是一个资深的酒徒,但一想到李斯饮酒的原因,他又怎能高兴得起来?
李斯的功绩,是用韩国的土地换来的啊。
“李师弟,下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输了!”
酒过三巡之后,微醺的韩非,看着面前的李斯,语气坚定地说出这样一句话。
“是吗?那我便拭目以待好了!”
面对韩非的目光,李斯也认真地回应道。
尽管李斯与韩非并非鬼谷门下弟子,他们之间的联系却与鬼谷门徒无异,自踏入师门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始终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
他们相互鞭策,相互激励。
过去如此,现在亦然。
经过漫长的时间。
秦国使臣遇害的案件,终于画上了句号。
随着案件的结束,李斯作为秦国的新任使臣,并未在新郑多作停留,而是踏上了归途。
当得知李斯的车队已经离开了新郑,韩宫中的太子不禁松了一口气。
在紫兰轩内,韩非、卫庄、紫女、张良等人齐聚一堂。
“那人与秦王一同离去了!”
紫女在韩国深耕多年,自然拥有自己的情报网。秦国使臣的离去,秦王如同来时一样,隐匿于使团之中返回,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