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败了,坦然承认即可,这没什么大不了。
但他真的不愿看到,整座九黎的年轻一辈前路,皆是要被眼前这座高山阻挡。断头人立于湖面之上,话语简洁道:“在得到大帝的机缘赠予之前,你可以留下一句话,说与同行者……。”凉风吹过荒芜的废土,历仁王脸色煞白地擦了擦嘴角的鲜血,双眸瞧着昏暗无比的苍穹,轻声呢喃道:“人间路,乃是我人间的同代之争。然而,踏入此间神土后,方才能见到真正要继承的大帝意志,登天而上,征伐不祥。” “我不是那个唯一……所以,九黎历仁王,由衷祝愿其他几位枯坐在黑水湖旁的同行道友。愿你们都能跨过眼前这座高山,诛杀不祥的神外化身,重演大帝晚年壮举,开我人间年轻一辈的登天路!!!”他在离开帝坟之际,声音充满悲怆地留下祝愿,且被断头人以昭告的形式,传到了另外几人的双耳之中。不多时,走到不祥之境的历仁王,在得到大帝机缘后,便黯然退场。……山洞口处,小坏王盘坐着听完历仁王的祝愿,心中平静如湖面,双眼中也没有任何意外,只透着一股莫名的沧桑宁静之感。历仁王并不是第一个出局的人,早一年多之前,那位先前很低调,但最终却通过了人间擂考验的公子潭渊,便已主动放弃了这最后一关的大道争锋。根据断头人的昭告,任也得知,这位潭渊挑战的是蛊道人,且总共挑战了四十九次。他不敢想象,像潭渊这样能走入到不祥之境一关的天骄,在明明挑战次数还很充足的情况下,却为何选择了放弃?!他是内心得有多绝望啊!他或许在四十九次的挑战中,已经彻底被蛊道人的神法之能,断绝了一切希望。他看不到一丁点战胜对方的可能,所以才在心境受损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潭渊走时,也曾有过留话:“若有同行者,挑战的也是蛊道人,便可全力思虑,如何攻他肉身,那是他唯一的短处。只不过,我修的亦是神法之能,肉身相对羸弱……自无法战胜于他。若有同行人,能在此关中斩他,待一切尘埃落定,潭渊愿在潮龙城设宴款待,以作庆祝。祝安,祝尔等所愿皆所得。”不知为何,到了不祥之境这一关,所剩无几的血引者,竟都没了先前的相互算计,相互勾心斗角的心思。不论是尚在坚持的人,还是黯然离场的人,都变得柔和了许多,甚至对曾经的竞争者说出了祝福之言。九十九人入帝坟,如今却只剩下了任也、小不点、楚烬、尹九、小侯爷五人,更剩下了一地的尸骨与荒凉。漫天黑沙涌起,任也瞧着即将入夜的景色,轻声道:“再见,同行人。”……清凉府,九月初九。上虞九地与清凉郡城内的无数黎民百姓,竟都自发的,喜气洋洋地走上长街,并蜂拥着赶往三处热闹非凡的地域。分别是:清凉府的清凉山,镇天关的关城内,以及上虞县的青霄山。以往有重大的民间活动,这郡城的府衙内,都会有专门的文官组织张罗,且展开声势浩大的动员活动,说白了,就是集体忽悠。但今日,无数黎民自发地走上长街,或骑马疾行,或徒步官道,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一人不留的状态。而此等大事,黄老爷却没用一名文官动员,只是在各地贴出告示,公布了日子与时辰,内容极为简洁。这官府的重大活动,为何会得到如此众多的黎民响应呢?这与百姓又有何关系呢?哎,还真就是关系重大。在这两年中,整座清凉郡都是“策马扬鞭,飞速发展”的状态。很多正当壮年的农夫、匠人,甚至是五旬老人,以及尚未成年的孩子,有些力气的妇人,几乎都曾去过上述那三处地方进行劳作,并且赚取了丰厚的报酬。今日这三座地域敞开,那不是官府一个衙门的努力,而是“全民皆兵,勒紧裤腰带”的近两年岁月。所以,他们觉得这一日是与百姓有关的,也是官民同心,才能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旷世壮举。大家都想凑凑热闹,看看家乡最为鼎盛,最为辉煌的一刻。不光无数的百姓涌上街头了,府衙内呕心沥血近两年的文官小吏、跑腿下人、婢女门客们,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衣着得体地赶往距离自已最近的地域。金狼将巴乌挥兵三万,于三地列阵,身着统一铠甲演武。这不是为了维持今日秩序,警示百姓,而是为了让兵甲们,也共同感受这十分荣耀的一刻。还有,诈骗商会的诸多地主老财,也都乘坐着奢华车辇,在清凉郡百姓视为上宾的注目下,去了最佳的vip观礼地点。这些人当vip,百姓们是非常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