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对付一下诸葛亮,正好让皇上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
诸葛亮坐在阵中,看着王朗,不为所动。
“你就是诸葛孔明,孔明先生就位,我叫王朗。”王朗首先开口道。
“原来您就是着名的王司徒王朗,您可是大名鼎鼎,背叛汉朝司徒位置不错吧,我亲爱的王司徒。”诸葛亮首先开口道。
王朗冷笑道:“都说诸葛亮口才了得,我王朗今日就看你怎么了得。
诸葛亮你是一个躬耕农夫不思考如何报答朝廷奉养,反而跟朝廷作对,你应该跟着风向走,皇上是千古明君,你跟着他才有出息,跟着刘禅,就是陪着献帝去送死,你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主动投靠为好。”
诸葛亮抚着羽扇,轻蔑一笑:“王司徒,你本是汉朝老臣,却助逆臣篡汉,有何颜面在此谈忠义?今你又为那王兴摇旗呐喊,实乃不忠不义之徒!我诸葛亮奉先帝遗命,兴复汉室,讨逆伐贼,此乃大义所在。你却妄图劝我投降,真是可笑至极!你一生阿谀奉承,助纣为虐,早已沦为历史罪人,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王朗被诸葛亮这番话气得脸色铁青,浑身颤抖,刚想反驳,却觉胸口一阵气血翻涌,一口鲜血喷出,竟从马上栽落下来,当场气绝身亡。
蜀军见状,士气大振,齐声呐喊。诸葛亮大手一挥,下令进攻。而此时,埋伏在两侧的典韦见王朗已死,知道计划有变,迅速指挥步兵杀出。王兴也带领骑兵从后方疾驰而来。一场恶战,再次在这片土地上展开,双方都杀红了眼,战场局势陷入了胶着……
看着王朗死了,王兴也是难不难受,那是不难受,相反还有一点开心,今日他的见面,其实就是王兴想弄死王朗,只是他自己不能够亲自动手,只能够用诸葛亮这把刀帮自己解决王朗。
王兴假装难受道:“我的王司徒,你怎么就离我王兴而去,来人,朕要为王司徒复仇,王司徒朕要为你复仇。将士们冲啊。”
王兴这个人人气没有那么好,只是为了更好的击败敌人。毕竟一个王朗作用还是很大的。
就在他王兴正要暴躁出兵的时候,典韦是不会让自己的兄弟,拿自己国家冒险为这样的人复仇。
典韦道:“皇上,臣知道您对于王司徒,情真意切,但是您没有必要冒险,皇上不可以冲动。”
典韦的话,没有让皇上王兴满意,毕竟他这个时候是在愤怒的阶段,这种降低一个有些怒火的人,那是不会有用的。
“大哥,怎么说王司徒对于我大唐那可以说是赤胆忠心,朕要是视若无睹,那不是让天下人说朕无情无义,朕可不能够做这种无情无义的人,所以这样的话以后不要说了。”
而典韦看到王兴做法,也是示意司马懿说话,他道:“仲达,皇上最听你的话,仲达先生你不能够不说话,您说几句。”
此时,司马懿站出来道:“皇上,王司徒已经死了,以王司徒对于您的忠心可昭日月,您不可冲动。
再者,王司徒已经死了,您就算是如何重情重义,王司徒也是不会活过来,王司徒复仇,也是以后的事情,您可不要冲动。
三者,王司徒他要是看到您为了他复仇,做出一番他不愿意看到事情,他自己也是一定会难受不行。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您得对于三军将士负责,皇上是明君,不能够被说忘恩负义,可以把一切推给我们,皇上请您为三军将士考虑,才是。”
王兴也是道:“看来,朕做事情有些着急,王司徒朕以后再为你复仇,传朕旨意,全军后撤五百里。”
王兴的话刚说完,典韦二人就后撤,但是一定的后果就是唐军“损兵折将”。
当诸葛亮得知王兴离开的消息,也是心情不错,他觉得起码这次战争自己是属于胜利的一方。
诸葛亮知道他王兴不会善罢甘休,自己要想成功控制中原,只有先消灭王兴先头部队,才能考虑下一步行动。
诸葛亮也是说道:“传我军令,三军将士做好战斗准备,王某人不是一个善罢甘休的人,他一定会继续与我们战斗,明白不?”
诸葛亮手下嗯了一声,他们知道接下来战争,将会变得更加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