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大患,这个唐朝可比起历史上曹贼强大多了。这个唐朝皇帝可怕,超出曹魏几倍。
就在诸葛亮积极筹备北伐之时,王兴也没闲着。他暗中派出了一批死士,潜入蜀汉境内,试图破坏诸葛亮的粮草运输线。同时,他还让谋士们想出各种计策,应对蜀汉和东吴的联合。
诸葛亮这边,大军开拔,一路向岐山进发。然而,行军途中却遇到了诸多难题。先是暴雨不断,道路泥泞,行军速度大受影响;接着,又有士兵染上疫病,士气开始低落。
诸葛亮心急如焚,一面安抚士兵,一面加快治疗疫病的速度。此时,他收到消息,东吴那边似乎对结盟之事有所犹豫,态度暧昧不明。
诸葛亮深知,若东吴反悔,此次北伐必将功亏一篑。他当机立断,派出能言善辩之士再次前往东吴,晓以利害,力促结盟之事。而他自己,则带领大军继续向岐山推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在这三国纷争的乱世中,各方势力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即将展开。
诸葛亮出征消息,还是被王兴知道?他道:\"我们这亲爱的诸葛丞相,他又忍不住想要讨伐国贼,哈哈。\"
司马懿这群人知道皇上有功夫开玩笑,那就说明一个诸葛亮不是他的对手。也是放眼当今天下,恐怕没有几个是他的对手,唯一可以称得上王兴对手,刘备都已经被自己皇上算计的身首异处。
\"皇上,听您的口气,臣可以判断,这个诸葛丞相绝不是您的对手,皇上胜利有望。\"司马懿道。
\"皇上,这个银河之光怎么可能跟皓月当空相比较,臣等觉得最后胜利,是属于我大唐江山的,吾皇万岁万万岁!\"众臣也是行礼道。
王兴这个人对于对手重视,那是超乎寻常,他对于诸葛亮很欣赏,只有尊重对手的人,才能够被天下人尊重。
\"哈哈,也不能够这么说,人家诸葛丞相,还是有几分能力,不然怎么会让蜀汉几次北伐,我对于诸葛亮很欣赏,要是他能够为朕所用,那该是多好啊?\"王兴夸赞道。
司马懿拱手道:“皇上惜才之心,天地可鉴。只是诸葛亮一心为蜀汉,恐难归降我朝。”王兴微微点头,“朕自是明白,不过能与这般人物交锋,也不失为人生快事。”此时,有探马来报,诸葛亮大军因暴雨与疫病,行军受阻。王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倒是个机会。传朕旨意,让潜入蜀汉的死士加快行动,同时加强岐山防线,再派人去东吴,离间他们与蜀汉的关系。”众臣领命而去。王兴又对司马懿道:“仲达,此次你随朕一同前往岐山,务必将诸葛亮的一举一动掌握清楚。”司马懿抱拳,“臣定不负皇上所托。”数日后,王兴率领大军抵达岐山,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爆发。
王兴的举动,还是被诸葛亮知道,他知道自己与王兴将会陷入局中,这是一场即将爆发战争。
\"报告丞相我军探马来报,发现唐朝皇上王兴正在岐山。\"士兵来报道。
诸葛亮即将明白,王兴早就预感自己会来,只是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王兴来的这么快,他果然是一个厉害的敌人,我要去会会他。\"诸葛亮很欣赏这样的敌人,他道。
“这个恐怕不妥当,丞相,您也清楚王兴这个人可以说是诡计多端,您还是在后面,这样比较安全。”姜维说道。
魏延也是赞同道:“丞相战场凶险,您没有必要冒险,这样会把自己搭进去,丞相您可要三思。”
魏延他们的话,诸葛亮不以为然,他道:\"之前我们在战场上失利于敌人,这次如果我能够在战场上,三寸不烂之舌,让他们恼羞成怒,到时候也能够更好的击败敌人,兵法有云,以静制动,静为躁君,就是这个意思。\"
听了诸葛亮的话,这群人也是没有意见,不过他计策也不是没有起到作用,至少老王朗就是被他说死了,当然这个也是后话。毕竟谁也没有想到,王朗会来,一场言语战争,即将一触即发,好戏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