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下垂着两条缠绕成麻花辫样式的电线。
因为房间的面积大,所以在中间位置有两根方正的承重水泥柱,支撑着房梁。柱子上有几块明显的空白,似乎原本贴着什么,撤离时被清除了。李恺努力回忆了1下曾经在这里剃头时的场景,完全没有印象。
肯定不是宣传发型的彩报,因为在正对着门的西墙上,还有两块横幅的长方形大空白,那里是原来粘贴彩报的地方。
地面是处理过的水泥面。挨着3面墙的地面有几块不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暗色污渍。这里是当初摆放理发椅的位置,正对着污渍的墙上,是1处处明显异于周边的长方形空白,当初挂着仪容镜。
水泥地面有多处裂痕,墙角更是有1棵小草倔强的从裂缝中舒展着探出头。前世李恺接收此地开小超市时,已经不知道转过了几手,地面依旧残破。为了有1个良好的购物环境,他还铺了地砖,那种是物美价廉的“面砖”。
记得当时,负责铺砖的瓦工还特意提醒他,在入门的第1块砖下,要埋上几枚钱币,最好是老年代的。
这是有讲究的,主家如果从商,埋8枚,寓意“发财”;主家要是从政,埋7枚,寓意“升官”。
虽然李恺不迷信,但做买卖求的就是个“顺”,便应允了。
碰巧当时安城市正在整顿市内水道,大院后面的宁安河河床被挖掘机清理了45米深,清理出来的淤泥中有点儿东西,比如铜鞋拔子,不知年月的铜锁,破旧的眼镜,碎瓷片,也有1些老铜钱。李恺用3根“巧乐兹”从3个小孩儿手里换到了8枚铜钱。铜钱被腐蚀的很过分,很难分辨上面的文字,除了两枚“乾隆通宝”1枚“嘉庆通宝”,剩下的只能看出来是圆形方孔。
不管好赖,8枚铜钱全埋在了面砖下。
可惜封建迷信害死人,小超市只开了1年多,就被几位大妈造谣生事,给搅和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