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九品地师杨不易 > 第877章 一模一样

第877章 一模一样

第877章 一模一样

韩月影说这修复古织物可没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我好奇地看了看,发现现场的工具不少,这工作看上去繁复得很,要说她在百忙之中再去做点什么,我也不信。

师叔听我这么说,却不乐意了:“这古董修复的事你也懂?乱讲,对咱们外行是不容易,他们内行信手拈来,就和咱们吃饭一样平常,是不是,韩月影。”

师叔这是在找刺呢,只在这里听到一丁点关于师姐的消息,收获不大,这两人前仇旧怨算在一起,就闹腾上了。

“杨不易,古代的织物处理起来麻烦,不像这个老不死说的那么简单,古代织物染料除植物染料外,有时用朱砂等矿物颜料染色。因此水洗前应做掉色试验。方法是在织物边、角部位用水湿润,然后用棉花沾拭,看棉花上有无颜色,这个方法是通用的。记住这个基本的就好了,如果掉色,是不能进行水洗的。”

我看着这块织物,刚才韩月影说不是普通人家可以用的材料,那要干洗还是水洗?

“有许多污斑既不能溶于水中,且在水溶液中又不安全,那么则要使用有机溶剂来处理。用作干洗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汽油、苯、甲苯等。在使用以上低沸点的易燃易爆物质时,要注意防火防爆。为了安全,最好先做点小实验,证实不伤害织物时方可开始用。不管是水洗还是用有机溶剂干洗,选择并使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都会获得良好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干洗比湿洗略为简单一些,不过也只是略微简单一点。”

我看着这织物,心里头涌出一些奇异的感觉,可惜不能亲手碰上一碰,我突然想到这种古织物一般都和古代的尸体沾边。

“一般古织物出土时是和古尸在一起的吧,进行清洁之前,应该还有一些工序才对。”

“是的,古织物都是和古尸在一起的,所以一开始要把织物和古尸剥离开来,我将古尸经过消毒、解剖、透视后,接着是清洗,清洗完毕以后再进行修复工作,对于多数的织物来讲,一般并不要求做什么加固处理,因为这些藏品并不要求有可以使用的机械强度。但对于那些非常糟朽的织物来说,如不作些适当的加固处理,往往一触即碎。有些残破之处在有条件时还应做些适当的修复工作。修复前,应先分析织物的纤维成分、性质、加工方面和染色等问题,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我看着这块碎片,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织物,更像是绢类的:“韩老师,这一块像是丝织品,丝线细腻又不耐久,更容易遭受蛀虫和微生物的侵蚀,你是怎么办到的?”

我现在看到的这块碎片,已经修复得差不多,表面竟然不怎么皱,可见韩月影的能力,像这样的人,当初是怎么看上师叔的?

“这一类最好的方法是传统的的托裱法。对于那些朽弱的织品,还可用丝网做衬托,可单面衬托,也可双面衬托。但由于丝线不耐久,也易遭蛀虫和微生物侵蚀,现在国外对织物的修复和加固多采用合成纤维如特丽纶纤维做衬托,既耐久又不会皱缩,可达到极精细的修复效果。织物的残片,还可以夹在两片特制的玻璃或有机玻璃中保存。”

“这种玻璃或有机玻璃最好能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能。将织物夹入玻璃片中时,边角最好衬垫一些软布或软纸,一面玻璃的重量直接压在织品上。陈列时应平放,勿使织品在里面来回移动。玻璃框的四边用胶布或透明胶密封,以阻隔外界空气污染。”

韩月影看我对这块织物格外感兴趣,就笑道:“你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你,不过,下次过来不要再带这个老头子了,碍眼。”

呃,我本来是想转移下两人的注意力,缓和气氛,到头来还是杠上了,师叔眉头皱起,咬着牙说道:“你这个女人一如既往,不管怎么说,你是最后一个见到桑青的人。”

“我都和你说过了,接了一通电话就走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我不由自主地去看这块织物,丝绸,据说最早出现在商代,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年代要早,《礼记?祭义》说:“古者天子诸侯 必有公桑蚕室。”蚕室,就是养蚕的处所。春秋时代称养蚕的女奴为蚕妾、蚕工。

《唐书》说:“夏不夺蚕工,即有衣。“五代至南宋实行蚕盐制度。《西吴枝乘》记载:”吴兴以四月为蚕月。“在这个月里养蚕人与外界隔绝,不相往来。

我看着看着,头脑一阵眩晕,鬼使神差地,我伸手轻轻地碰向它的边角,只是轻轻地沾了一下,一张面孔凄然地出现,这清丽的五官,坚毅的眼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