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之力才行,否则根本不够用啊!”
摇了摇头,暂时放下心思。
随后,刘东用坚硬的雕刻刀把玉枕右侧的截面缓缓切了下来,这刻刀平时是他用来琢玉用的,锋利非常,再加上刘东本身异于常人的力气,所以用这刀子切玉枕简直跟切豆腐没有两样。
很快,伴随着比成人巴掌略大的玉片落下,玉枕内部的空间也出现在了刘东的眼前。
“啊喷,这味道也够呛人的!”打了几个喷嚏后,刘东揉着鼻子,把玉枕拿到一边,里面那股捂了近六百年的霉味实在是太呛人了。
而这时候,因为氧化反应,原本在玉枕内部的一些蓝色粗布,也迅速的失色,变硬,不过对于它们刘东并不怎么关心,就算它们完好如初也没有多少价值,所以刘东也没有为它们浪费自己的舍利元光。
这时候,刘东已经没有了当初把玉枕里的东西倒在自己床上的打算,万一要是粘上什么细菌之类的,那他可就哭都来不及了,尽管这种几率很小。
但谨慎起见,刘东还是把床上的白色床单拿了下来,叠了几叠后铺在地上,然后把玉枕里的东西全都一股脑的倒在床单上。
对于那些已经发灰霉烂的粗布填充物刘东没有丝毫的去碰的兴趣,而是直接伸手把它们包围在中央的一卷明黄色,看上去有些古旧的绢帛,万分小心的拿在手中。
看着手中厚厚的一卷,刘东脸上惊喜的神色更浓了。
这时候,他也顾不得什么有没有细菌了,直接把绢帛在自己的床上缓缓摊开,紧接着一个乘坐五色神鸟的丰润夫人出现在刘东的眼前,妇人一身华贵云衫,衣袖飘飘,盘腿端坐于鸟背上,坐下神鸟鹰翅鹤身,孔雀头,长羽扇尾。
再往后翻,是一头青色的神牛,随后再是一驴头六臂之人,随后《五星二十八宿身形图》中那些闻名已久的人物挨个出现在刘东眼前。
第二百八十四章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
ps: 感谢‘升棋了’书友的两张月票,东人言而有信,今天三更!现在是第一更!
第二百八十四章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
……而且当五星十二宿的人物过去之后,并没有完,紧跟着的就是一个须发皆张,横眉怒目,手中拿着一根长戈,胯下骑着仿佛是四不像一样的异兽,看着旁边的隶书,刘东明白这个人物在作者笔下就是北方玄武七宿之一的斗木獬。
“银青光禄大夫吴兴太守张僧繇!”等刘东欣赏完整幅画之后在回头看画卷卷首的提拔,心中更为振奋。
除了作者的亲手提拔之外,上面还有隶书,楷体等十几条提拔和二十多个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鉴赏章。其中也不乏知名者,比如那位曾经临摹此画的唐朝梁玲赞,以及北宋著名的山水画大师范宽,而且还有著名的‘六贼之首’的权相,同样也是大书法家的蔡京。而这些提拔和钤印也无不证明了这幅《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正是南朝画家张僧繇的传世真迹。
“没想到我还有获得六朝四大家之一张僧繇真迹的机会!”刘东心中激动道。
张僧繇是南朝人,梁武帝天监年间,曾任武陵王国侍郎,以后又任直秘书阁知画事、右军将军、吴兴太守等职。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
文献里说他作画,“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象现在的速写。被称为“疏体”。
现在。唐朝人梁令瓒临摹张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部分。就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被日本人奉为国宝。
张僧繇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此外,他还善于雕塑,有“张家样”之称。
……
直到半个小时后,刘东才依依不舍的把这幅但是画心就长达1134厘米,宽45厘米的巨幅画卷收了起来。
“要不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李老,让他老人家也高兴高兴?”想了想后。刘东摇了摇头,“算了,老爷子好不容易回了家,还是先不打扰他了,而且万一他老人家太过兴奋,血压上来了,再出点事,我可担当不起。”
作为一个已经踏入古玩收藏圈的圈内人,刘东太知道这副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之作代表着什么了。
就在刚才他从玉枕中把这副画拿出来的瞬间,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名字就要改了。而且这副张僧繇的名作将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而且这也是整个中国。甚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