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阳符刻得有模有样,秦海嘴角一翘,说这符刻得不错,再看这龙纹,这龙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第一时期是秦汉以前,龙的造形简约,基本上为大首、大口、双耳、双脚、长身有腿爪,并铺以风、雷、云、电、水、火等自然纹饰,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
第二时期为汉代至宋,表现方法也不同,汉魏时期多存在于瓦当、砖雕及帛画上,至宋代总结出一套画龙的理论,将龙的形态规范固定。
依其形态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蛇行身躯龙纹,承袭传统龙纹的风貌,龙的身躯较长而细,四肢较小而虚;第二类为兽形身躯龙纹,特征是龙纹的身躯渐渐变短,身躯变的如一般猛兽,较粗壮,四肢孔武有力。
第三类为隐形身躯的龙纹,出现在泗水捞鼎的场景,仅出现龙头,从鼎口探出,身躯隐藏于鼎中;最后一类为几何形身躯龙纹,龙纹身躯成为长条状,互相连结成装饰图案。
第三时期是元以后,龙纹程式化、规格化。比如说元朝的龙,龙脖子特别细,细脖子大脑壳,身体粗壮,像大蟒般有力地舞动着,显得比较凶猛。龙的身子逐渐拉长。
明代龙纹及造型粗壮,威武生猛,龙首魁梧,有怒发冲冠气势。龙趾呈三角形,略微内弯,锋利刚劲。明中期时龙首扁长,上唇呈如意状,龙爪紧靠呈风车状。
明晚期时,仍以游龙居多,龙的头部略圆,鬃毛成蓬,有上冲之势。这时的龙型上颚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
清代龙纹在明代龙纹的基础上进行了精进,形状仍然相似,但是更富贵精巧,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
这把道剑上的龙纹明显是明代的猪嘴龙,爪子也是四爪,挑不出什么毛病,不过,秦海嘴巴一瞟,斜眼看着这个驼背老头,皮笑肉不笑道:“老板,我可是在道观里长大的,这种东西你也好意思拿出来现。”
驼背老头一听,面色一凛,皮笑肉不笑道:“小伙子,牛皮不是靠吹吹上天的,就你?”
“如假包换的道观小子,法剑?我师父也有,真是祖传的,正儿八经明朝的。”秦海脸上没有丁点笑意,手在符图上摸了摸,就双手奉还:“您先收着。”
老头的脸僵了僵,但没说话,赵明瑞心想这小子又开始装腔作势了,不过看这小店,也不像有什么宝贝的样子,他以为这里是国内的古玩市场哪,想捡漏就捡漏?
他在心里嘀咕得没完没了,那边厢的秦海已经来到一个盆前, 盆子是铜胎,高不过二十厘米,直径带边五十厘米左右,盆子外沿有折边。
这个折边的设计其实挺有实用性,就是方便双手端拿。
这盆子底里是黄色的底,里面绘有夔龙纹,夔龙纹是传统装饰纹样,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
秦海还是不动声色,那老头走过来,慢条斯理地说道:“小伙子,你知道道剑,但你未必知道这个盆,你看里面是什么颜色?”
“不就是黄色嘛,你当我们瞎哪。”叶小秋圆溜溜的眼睛瞪得滚圆,气怵怵地说道。
“哼,这黄色在古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尤其是明清两朝,那是九五至尊,天子皇宫才能用得上的颜色,就连皇后妃子也要明确,那皇后和皇贵妃才能享用,底下的人要是用了,那是大不敬,是有谋反之心。”老头歪着脑袋说道:“你懂?”
叶小秋不小心暴露了自已的无知,干笑道:“我现在懂了。”
赵明瑞从鼻孔里喷出一口气,冷笑不已,这小助理也没几斤几两,在什么地方都敢乱开口,丢人丢到姥姥家了,就冲着叶小秋说道:“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叶小秋的脸胀得通红,气怵怵地说道:“你行,你来啊,就知道笑话别人,也不瞧瞧自已是什么德性,整个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
赵明瑞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已的脚,自已把火往自个身上引,悻悻然地不敢说话了,真要让他讲,他能讲个什么东西来?
他在心里惨嚎一声,真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他怎么着也是赵家大房的独生子吧,现在居然混到这个地步,一个小小的助理就敢给自已脸色看。
这女人就是狗仗人势,有赵凝雪给她撑腰,她什么话都敢说,都敢讲,横竖自已现在是个小小的经理,管不着总经理办公室的人
别看她长得傻呼呼的,心里精明着呢,赵明瑞狠狠地吐出一